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政策与改革司 > 农村改革与试验区建设
山东省聊城市:为高素质农民评职称 给乡村振兴添“才”力
一、注重量体裁衣,鼓励“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定范围主要是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的骨干人员。坚持因“地”制宜,农民干什么,职称就评什么,努力让更多“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引导乡村人才扎根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一是打破学历资历限制。根据乡村人才多在基层成长、实践经验丰富但论文较少的实际,在农民职称评定上坚持业绩能力导向,不唯学历、论文、资历,重点看其“种了多少田、技术硬不硬、示范带动能力强不强”等情况,通过职称评定激励乡村人才干事创业、建功农村。二是突出德才兼备原则。把政治思想品德放在首要位置,要求申报农民职称人员必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农业,献身农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享有良好社会声誉;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一概不允许参评。三是开通申报绿色通道。对品德高尚、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乡村人才,根据所获得的农业农村方面的相关奖项、荣誉等,直接申报中级以上农民职称。比如,对入选省重点人才工程人员可直接申报农民正高级农艺师。
二、坚持公正公开,切实“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高素质农民职称是政府认可的农民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标志。坚持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评前和评后公示,打造“阳光职称”,让“农民”真正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一是申报领域全覆盖。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农业全领域、全链条,明确从事粮食种植、蔬菜林果、畜禽水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各行业的农民技术人才,均可申报农民职称,实现申报领域全覆盖。二是职称等级全覆盖。参照目前专业技术职称等级,将高素质农民职称分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农民助理农艺师、农民农艺师、农民高级农艺师和农民正高级农艺师,实现职称等级全覆盖,赋予农民在技术领域和国家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地位和晋升渠道。三是梯次储备全覆盖。建立农民职称培育人才库,每年对全市范围内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进行梳理,优秀发展对象逐一入库建档。目前农民职称人才库入库人才已达500余人。在茌平区耿店村高标准建设聊城市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聊城市高素质农民实训学院),邀请高级农艺师进行现场教学,真正把校区建在村庄、课堂开在田间。学院成立两年来,已培训乡村实用人才3000余人次。当前,依托聊城市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和覆盖各县市区的农广校体系,积极推进不同层次的学习培训与农民职称评定有机衔接,全方位拓宽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新路径。
三、突出示范引领,打造“乡村振兴的头雁群体”
把提升乡村人才价值、发挥乡村人才效能作为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的根本,以评上职称为起点,进一步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充分释放乡土专家的聪明才智。一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取得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的个人,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8000元、10000元的一次性补助,优先获得相关政策扶持,并推荐申报省市人才工程,纳入人才选拔、政府表彰奖励、发展党员、选拔村干部、其他招聘招考等方面的优先对象等,激励优秀乡村人才创业创新创造。农民高级农艺师许万昌总结食用菌生产技术经验,先后发表论文7篇,并创建微信公众号“菌事前沿”,向菇农传播应用技术,个人入选山东省食用菌创新团队成员。二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职称“加持”,优秀乡村人才得以更好发挥“领头雁”作用,要承担向农民群众传授科技知识,带头开展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和推广等义务,切实发挥乡土专家的“领头雁”作用,引领和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增收。比如,被总书记点赞的耿店村党支部书记、农民正高级农艺师耿遵珠,带领村民感恩奋进,推动耿店村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代表。还有农民正高级农艺师蔡目瑞,引进蔬菜优质新品种,建成10万余亩的香瓜、西红柿种植基地,带动周边3万余人增收致富。三是提升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有一定比例成员取得高素质农民职称的,作为优先认定市级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的重要依据。依托职称评定盘活乡村人才资源,在全市范围内组建由农业专家、农民职称技术骨干人员组成的“三农”技术服务团队,打造了“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这一靓丽名片,培养造就一支2万余人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活跃在基层一线,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